
預制菜:餐飲新趨勢
發布時間:
2023-03-06 10:24
來源: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、冷鏈物流的發展,宅經濟、“懶人經濟”助力,職業女性、烹飪小白、單身群體不斷擴容,預制菜的消費者、個人用戶端市場蓬勃發展。
佛跳墻、麻辣小龍蝦、酸菜魚、東坡肘子、羊蝎子、麻辣烤魚……兔年春節,千家萬戶的團圓飯桌上“硬菜”“大菜”可能不再需要數天時間準備,在預制菜的助力下,烹飪小白也能輕松勝任年夜飯大廚。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、冷鏈物流的發展,宅經濟、“懶人經濟”助力,職業女性、烹飪小白、單身群體不斷擴容,預制菜的消費者、個人用戶端市場蓬勃發展。
不過,在預制菜火爆的同時,質疑的聲音也此起彼伏。有人質疑餐廳加熱預制菜賣給顧客是欺詐。
何為預制菜?
“我知道預制菜不是最好的,但比我自己做得好,在外賣無法及時送達的時候,預制菜可以讓我吃上熱乎飯。”“90后”消費者李冰玉告訴《瞭望東方周刊》,不用擇菜洗菜切菜,也不用擔心廚藝拙劣,撕開包裝,簡單加熱,就能上桌開吃,預制菜成功解決了她的吃飯問題。
近年來,預制菜賽道火熱,除了餐飲、家電、冷鏈行業龍頭企業高調布局,相關行業協會加緊制定標準,各地方政府爭相出臺規范文件?!?022中國預制菜數字消費報告》顯示,2021年預制菜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元,過去1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%,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以上。
“最營養、最安全的食物一定是出自自家廚房。我們倡導大家多回家做飯,但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,對于難以回家做飯的人群,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預制菜。”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長王旭峰告訴《瞭望東方周刊》,他自己家也經常購買一些方便早餐和魚膠之類的食品,來豐富家庭餐桌。
什么是預制菜?中國烹飪協會2022年6月發布的《預制菜》團體標準明確定義:“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,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,經預加工(如分切、攪拌、腌制、滾揉、成型、調味等)和/或預烹調(如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。”
該標準把預制菜分為即食/即熱預制菜、即烹預制菜和預制凈菜三類。即食類比如八寶粥、即食罐頭,即熱類有速凍湯圓、自熱火鍋等,即烹類包括佛跳墻等須加熱烹飪的半成品菜肴,即配類最常見的是免洗免切的凈菜。
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表示,預制菜產業爆發式增長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:一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,居民收入增加,居民消費更加多元,為預制菜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;二是在此前疫情防控背景下,人們的餐飲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發生了巨大變化;三是餐飲產業供應鏈不斷完善,物流配送體系和冷鏈技術的進步為預制菜發展解決了采購、存儲和銷售等技術難題;四是近年來中國餐飲業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,有利于預制菜產業大規模發展。此外,資本市場對預制菜的青睞也是重要原因。
“個人消費者(C端)市場預計將成為主要增長引擎。企業用戶商家(B端)沉淀客戶資源,C端提高品牌認知。”得利斯集團董事長鄭思敏告訴《瞭望東方周刊》,作為較早涉足預制菜行業的企業,得利斯在B端發力,發展較為成熟。近年來因為疫情的防控,預制菜發展步入快速成長期,得利斯目前正在深挖需求突破C端,除了與電商、新零售項目合作,也在積極擴大新網絡,與社區生鮮店、便利店、連鎖商超合作,提升產品市場能見度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